“小修小补”似燕归 人心所盼大刚需

发布日期:2024-01-06 22:46:54     文章作者: 技术文章

  眼下,走在城市街巷中,已经很少听见“钉锅箍漏锅,焊洋瓷盆钉钢种锅”的吆喝声,那些配钥匙、修电器、补衣服的摊铺,也只零星散落在老城区的角落,踪迹难觅。日前,随着商务部提出让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慢慢的变多人呼吁:“小修小补”关乎民生大计,城市应该为其留出一席之地。

  “小修小补”回归街头,对老年人来说,是不是喜闻乐见?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?

  “修修补补才是生活的常态。”77岁陈奶奶谈起“小修小补”,脱口而出就是这句话。

  陈奶奶和记者说,自从前年搬到新小区,感觉生活没有以前便利了。虽然小区环境优雅,周边有公园,超市、学校等配套齐全,但出了家门,想修个裤边儿、配把钥匙、回收纸质箱,都成了麻烦事。“之前住老城区,走两步就能找到小补小修摊位。”陈奶奶语气间是满满的怀念。

  74岁的张彩凤也遇到类似问题。前几日,家里的烧水壶坏了,原本只需花几元钱就能修好继续用,现在却因为找不到修理店,只能弃旧换新。“这一百块钱花得冤枉。”张彩凤称,自己节俭了一辈子,老来却被迫过上“奢侈”的生活。

  新三年、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对老年人来说,修补不仅是日常所需,还包含着物尽其用、厉行节约的朴素传统。

  如今,虽说居民生活品质普遍提高,但相当一部分老人并不习惯“坏了就扔”的生活方式。面对“小修小补”之处慢慢的变少、越来越偏的状况,他们在打听寻找之余,也是在寻觅往昔岁月的点点滴滴。

  “为了找一个修车铺,推着自行车走了两公里。”78岁的陶有学回忆道,上个月,自己在家门口偶遇一位问路的女士,得知她因自行车链条脱落,却找不到修理店。“我领着她前往附近的摊位,这地儿除了老居民,新来的人还真不了解。”陶有学用“碰运气”来形容那位女士的经历。

  76岁的赵引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,她说,“小修小补”摊位就像平淡生活里的一剂调味料。

  她讲起,自己居住的巷子里,曾有家“20岁高龄”的缝纫店,店主是一位姓赵的师傅。每天清晨,都有不少老人前去找他改衣服、剪裤脚,大家围在摊前聊天、学手艺。一把剪刀、几捆针线、几枚钩针,再配上缝纫机、锁边机,老街就在“吱呀吱呀”的机器声与谈笑声中拉开一天的序幕。

  对于换拉链、换锁、磨菜刀等“小修小补”费用问题,老年朋友普遍提到“近年价格有所上涨”。

  75岁的孙春梅算了笔账,两个月前,她为了给羽绒服换拉链,花了35元,但在市场上买一个现成的拉链,只需要10元钱。孙春梅直言:“修补服务的收费标准,需要有个合理定位。”

  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,物价上涨不可避免。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实惠的便民服务?

  76岁老人胡奶奶分享了本社区的做法:社区联络周边店铺提供上门服务,修伞、修鞋、修车等基础费用由社区承担,遇到需要更换配件的修补项目,则需要老人自己花钱购买材料。

  修修补补的事,社区最好“搭把手”。胡奶奶形容,就像一个小工坊,把各行各业的“小修小补”服务吸纳进来,自己再也不需要到处搜罗,也避免了不合理的高价收费。

  一修一补总关情。看似不起眼的“小修小补”,却是“城市迅猛发展”这辆列车的润滑剂,让庞大的中老年群体也能共享时代红利。

  运城日报、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标注明确来源,例:“运城新闻网-运城日报 ”。

  凡本网未注明“发布者:运城新闻网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